沙地叶下珠
Phyllanthus arenarius Beille
Lecomte, Fl. Gén. Indo-Chine 5:587. 1927.
多年生草本,高达30cm,全株无毛。茎直立或稍倾卧而后上升,基部木质化,带紫红色。托叶窄三角形,长不及1mm;叶片近革质,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3-9mm,宽2.5-5mm,基部阔楔形至钝,有时稍偏斜,干后边缘稍背卷,先端钝或圆,侧脉每边约3条。花雌雄同株;雄花1-2朵生于小枝上部叶腋:花梗短;萼片6,长圆形或倒卵形,长约0.5mm,边缘膜质;雄蕊3枚,花丝合生,药室纵裂;花盘腺体6枚,与萼片互生;雌花单生于小枝中上部叶腋内:花梗极短;萼片长圆形,长约1mm;花盘盘状,全缘;子房球状,3室,花柱3枚,短,柱头2裂,裂片向外弯卷。蒴果近球形,具3圆棱,直径2.5-3mm,果皮平滑。种子棕色,背面具小颗粒状排成的纵条纹。花期:5-7月。果期:7-10月。
产地:沙头角、盐田(邢福武 G777,IBSC),生于近海边沙质地上,海拔50m。
分布:广东和海南。越南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2010《深圳植物志》第2卷 521页
图 605 沙地叶下珠 Phyllanthus arenarius
959
图 605 沙地叶下珠 Phyllanthus arenarius
1.枝上部的一段、叶及花;2.叶;3.雄花,示花萼、花盘腺体及雄蕊;4.雌花,示花萼、花盘(环状)及雌蕊;5.除去果瓣,示宿存花萼及中轴;6. 蒴果。(李志民绘)
1.枝上部的一段、叶及花;2.叶;3.雄花,示花萼、花盘腺体及雄蕊;4.雌花,示花萼、花盘(环状)及雌蕊;5.除去果瓣,示宿存花萼及中轴;6. 蒴果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